• 2022年4月27日,东南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重大交通工程混凝土高性能制备与应用基础”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一处处长朱庆平、项目主管刘龑龙;东南大学副校长孙立涛、科研院高新办主任刘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树东、院长孙正明;项目责任专家组由重庆大学周绪红院士、东南大学缪昌文院士、清华大学聂建国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欧进萍院士、中国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秦顺全院士、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中国铁道学会卢春房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岳清瑞院士、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张喜刚院士、中国建材集团科技部郅晓教授和同济大学陈艾荣教授组成;项目负责人刘加平院士以及课题负责人、骨干成员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科研院高新办主任刘威主持。东南大学副校长孙立涛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辞,向参会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项目组的支持,以及对东南大学科技工作的关心、帮助表达了感谢。介绍了学校在混凝土研究领域扎实的科研基础,同时表示东南大学会做好项目的组织工
  • 4月26日下午,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立国到我院考察调研,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吴荣顺、巡视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瑛、党委办公室秘书魏彬陪同调研。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参加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学院党委书记杨树东主持。杨树东书记从学院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和学院党建工作等方面作了汇报。杨书记重点从学院“来自哪里、现在何处、去往何方”对学院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汇报,一是要“登高望远”,提高政治站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肩负融合优势理科、引领强势工科的使命,要凝聚全校力量谋发展;二是要“瞄准目标”,不忘初心找到来时的路、牢记使命看清现在的路、勇担责任明确未来的路,学院要深耕夯实土木工程材料优势方向,振兴升级金属材料和材料加工传统方向,完善布局功能材料新兴方向,努力破解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三是要“解放思想”,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院组织机构,提高学院党委服务、引领、谋划学院改革和发展的能力。孙正明院长汇报了学院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表示学院将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面对困难与挑战,努力建设好一流学科和一流学院。学院学术委员
  • 2022年4月25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全院教师线上开展了“互联网+”竞赛暨工程教育认证动员会。金石副校长和教务处以及团委有关领导线上到会指导。学院近90名学院教师参加,动员会由孙正明院长主持。动员会上,金石副校长强调了“互联网+”竞赛的重要性,强调“互联网+”竞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环,是深化科教与创新产业融合的关键,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科学活动和学生创新创业紧密结合的成果,展现了专业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能力,金校长鼓励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教务处殷国栋也分别就两项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团委杨文燮书记和沈孝兵副处长分别对“互联网+”竞赛做了重要而实用的指导,并为教师申请竞赛答疑解惑。教务处陆金钰副处长针对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的撰写进行了具体指导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教务处和团委领导提出具体要求后,郭丽萍副院长对学院集中力量撰写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做了详细安排,明确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具体时间节点。最后,孙正明院长和杨树东书记对动员会的两个环节做了总结,再次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互联网+”竞赛并助力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通过此次动员会,学院教师对“互联网+”竞赛的内容和申请方法有了清晰认识,
  • 黄如校长一行莅临我院考察调研3月23日上午,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一行到我院进行考察调研,刘加平院士、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各系主任、各系支部书记及部分青年教师代表参加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学院党委书记杨树东主持。座谈会上,孙正明院长介绍了我院的历史沿革与基本架构,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特色等方面分析我院现阶段情况,重点汇报了我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并结合学科评估、“双一流”周期总结等工作对学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学院副院长郭丽萍和陶立分别汇报了我院教学特色工作和代表性科研成果。佘伟、孙文文、胡林峰三位教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交流了各自入职东南大学后的经历与发展规划。我院刘加平院士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宝龙教授均对学院未来发展分享了自己的思路。黄如校长在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及教师代表发言后,对我院取得的成绩以及全院上下“坚持问题导向、谋发展、破困境”的积极进取状态表示肯定。她指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学院要在国家重大战略的驱动下,紧抓材料行业发展急需,巩固现有强势科研方向,同时补足短板,做好一流学科和一流学院建设。黄如校长对我院未来
  • 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落实学校关于本科生毕业班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要求,材料学院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要求对2018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于冬季学期展开开题答辩工作。来自四个方向的所有大四毕业班学生均参加了现场答辩,各系主任、专业教授与指导教师出席答辩会并做点评与提问。参加答辩的同学们均已完成各自毕业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作了详细汇报,他们先后对课题的问题背景、研究路线、试验计划与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同学们课题的范围十分广泛,瞄准的问题既有水泥基材料的变形与水化反应这类工程意义重大的问题,也有新材料和机器学习这类学科前沿问题。专家点评环节也是精彩纷呈,专家们就同学们的课题深度、科研前沿关联度与预期目标的达成率给出了很多建议,现场互动氛围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冬季学校期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专门安排了涉及“健康、安全、急救”等主题讲座,同学们受益匪浅,反响热烈。第一场合理膳食,健康生活首场报告由现任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副主任委员孙桂菊教授为大家带来,题目是“合理膳食,健康生活”。通过该场讲座,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基本营养知识,理清了营养与免疫的关系,更树立了合理膳食的健康观念。第二场实验安全第二场报告由清华大学化工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骨干成员杜奕教授为大家带来,题目为“理化实验室风险控制”。杜奕教授生动形象的风格与缜密连贯的逻辑将理化实验室的特点娓娓道来,从风险辨识、评估、降低风险和应急准备四个方面介绍了RAMP的风险控制理念。第三、四场急救科普及实验室急救第三及第四场报告由现任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院前急救学组秘书朱淑媛科长与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院前急救护师杨阳老师为大家带来,题目为“急救科普及实验室急救”。同学们通过这场讲座深刻认识到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两位老师以急救知识科普性讲座的形式,操作示范,互动性示范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术、
  • 冬季学校期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按学校要求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突出领军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于2022年2月16日-2月17日为大一本科生开展了5场精彩纷呈的院系讲座。按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院系讲座均采取腾讯会议线上模式,杨树东书记、孙正明院长、郭丽萍院长、陶立院长及沈宝龙教授与大一同学们做了深入交流。杨树东书记的《在磅礴的时代发展中淬炼党性——关于提高党性的思考》的讲座带领同学们认识党性是什么,如何淬炼党性,从而认识自己在时代发展中承担的使命;孙正明院长的《秉天地材华,料乾坤至理——与大一同学谈材料》让同学们对于专业学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陶立院长的《材料学:人类高质量学科》及沈宝龙教授的《材料专业大有可为》则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将材料科学的未来展现给同学们。郭丽萍院长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与特色》解答了同学们对于培养方案的疑惑,对今后四年的本科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5场线上讲座为大一本科生全方面展现了材料科学的魅力和发展,不仅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更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认知。讲座过程中同学们与老师们积极互动,反响热烈,收效显著。线上讲座截图如下:
  • 我院召开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2022年1月13日下午,我院领导班子在材料A楼606会议室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利剑到会指导。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是: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和发展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践行时代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勇于担当作为,团结带领师生员工走好领军人才培养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的赶考之路,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会前,学院领导班子按照校党委要求,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和民主生活会主题,开展自学和专题集中学习研讨。结合平时的工作,分别联系各系、支部、学生班级等召开座谈会,深入开展调研和谈心谈话,针对检视出的问题,结合整改落实情况,围绕5个重点方面深入查摆存在的问题,认真撰写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和个人发言提纲,为开好本次民主生活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上,院党委书记杨树东代表学院领导班子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报告。杨书记汇报了我院一年来的工作成绩,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随后带头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孙正明、储成林、郭丽萍、施春陵、陶立等同志逐一进行对
  • 我院召开2021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大会12月30日上午,我院在材料A楼501会议室召开2021年度全院党支部书记述职大会。会议由党委书记杨树东主持,院长孙正明、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施春陵以及全院17位党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述职会上,每位党支部书记围绕支部建设、“三会一课”和党日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展望等方面进行展示汇报,全面回顾各支部2021年度党建工作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2022年的工作计划。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组织发展卓有成效,发展预备党员90名,组织发展完成比例129%,位居全校第一位。另有136人提交入党申请书,新吸收115名积极分子,28人被批准为正式党员。各支部也结合中心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多个活动获得校级“最佳党日活动”奖项。在教工党支部中,我院土木工程材料系党支部组建了以院士为核心的教学科研与育人团队,形成了“砼心砼德”的支部文化,继承与发扬孙伟院士的师德楷模精神,开展党员“亮身份”挂牌行动,自觉接受监督,为普通教师树立标杆;金属材料系党支部申报省级“样板党支部”,并联合功能材料系、材料加工系和学生党支部举
  • 2021年12月22日-23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同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了协会标准《3D打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和《3D打印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审查会。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检测机构、生产企业和用户代表35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审查专家15人。会议分别审查了由东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单位负责起草的《3D打印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河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共同负责起草的《3D打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送审稿。在本次标准审查会中,我院张亚梅教授代表编制组介绍了《3D打印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编制过程、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以及征求意见汇总情况;同时结合审查组的建议和意见,对标准正文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和订正。《3D打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明确了3D打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有关的术语和定义,提出了3D打印混凝土拌合物的挤出性、可打印时间、建造性、湿坯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关键性能的试验方法;《3D打印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在充分考虑3D打印混凝土挤出堆叠成型方式造成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基础上,明确了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的加
  • 2021年12月1日,由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9家高校作为发起单位的江苏省材料学会在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懿、都有为、郭万林,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志林,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李建新,江苏省科协二级巡视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李政,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张成标等出席成立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与会专家和领导表示,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强国梦,材料不可或缺”。江苏省具有科教资源优势和制造业发达优势,材料学科门类齐全、科研人员数量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材料研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江苏省材料产业门类多、规模大、技术新,是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综合性的江苏省材料学会的成立,能够为“江苏材料人”提供专业的、高层次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之间的通道,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谱写“强富美高”江苏建设新篇章作重要贡献。我院孙正明院长主持了本次会议,并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孙正明院长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为江苏省材料学会的成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理事长单位,为江苏省材料学会的成立提供了大力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孙伟院士铜像落成仪式暨追思会”成功举办孙伟院士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际著名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和教育家、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师德标兵。2021年11月16日是孙伟院士86岁诞辰纪念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办了“孙伟院士铜像落成仪式暨追思会”。按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活动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中国工程院张建云院士、周绪红院士、聂建国院士、王建国院士以及孙伟院士在宁外的学生线上参会。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利剑,东南大学原副校长丁辉,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缪昌文院士,孙伟院士家属代表,孙伟院士在宁学生代表,土木工程学院和交通学院师生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代表线下参会。铜像落成仪式和追思会分别由党委书记杨树东和院长孙正明主持。(左惟书记和缪昌文院士为孙伟院士铜像揭幕)(孙伟院士铜像落成仪式揭幕现场)孙伟院士铜像揭幕仪式上,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利剑代表学校高度评价了孙伟院士的贡献,并指出了敬塑铜像传承孙伟院士精神,形成材料学院特有文化的重大意义。孙伟院士家属代表张务平老师致谢后,左惟书记和缪院士共同
  •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2021年新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加平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这是继孙伟教授和缪昌文教授分别于2005年和2011年当选工程院院士以来,我院当选的第三位院士。院士风采刘加平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加平,1967年1月生,籍贯江苏海安,现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土木工程材料专家,是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和超高性能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发展了收缩开裂的理论体系,创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建立了减缩抗裂、力学性能提升和流变性能调控三个关键技术群,发明了系列功能材料,成功应用于110余项重大工程。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91件,获国际专利14件,发表SCI/EI收录论文258篇,主/参编标准或规程22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突破了收缩裂缝控制的国际难题,引领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化应用,为土木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将材料与结构和环境相结合,率先提出了复
  • 11月5日,材料学院在材料A楼601举办本科生班主任集体聘任仪式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围绕着班主任身份定位、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作用发挥等,探讨班主任如何更好地融入“三全育人”体系,如何更好地指导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进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管理工作水平。院党委书记杨树东,副院长郭丽萍,学办主任、本科生辅导员、所有本科生班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施春陵主持。施春陵副书记首先从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的角度指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整体推进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班主任不仅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接着,从多维度剖析学生工作目前存在的典型问题,从多方面分析班主任在学生工作方面的突出优势,并具体解读了学院最新讨论通过的《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主任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在此基础上推行的班主任队伍建设“1+1”新模式,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的身份定位及职责要求,并希望所有的本科生班主任能够尽心尽责,充分发挥业务老师的优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效度的思想引领和有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