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院材料学科建设前期的艰难历程
谈荣生
我院自1984年底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学科建设上从当时仅有一个新设的“金属材料”本科专业(尚无硕士点)和一个二级学科“铸造”博士点,发展到现在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并且我校材料学科还进入了ESI世界前1%学科排名行列。这一骄人成绩是32年来通过我校材料学科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的。以下就我经历的我院学科建设前期历程作一回顾。
文化大革命前,按南京工学院发展规划机械系在专业设置的发展上,均以配套电子类专业为主,一直未新设材料类专业。文化大革命后进入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当时,材料科学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我校相关学科深感缺少材料学科之不足,为了适应我校重要学科配套和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1980年增设了“金属材料”本科专业;1981年国务院首批批准我校以舒光冀教授为导师的“铸造”专业博士点,为了配合博士点培养研究生和开展科研的需要,从铸造、金材和金工教研组抽调少数教师,组建了金属材料研究室;这一时期,国内一些重点工科院校,非常重视材料学科发展,均在积极筹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当时,学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购置了扫描电镜等大型先进检测仪器设备,1983年建立了分析测试中心;使材料学科在师资力量、科学研究和实验设备等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1984年底学校批准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为易于操作,由原机械系的金属材料教研组(含金材本科专业)、金属材料研究室(含铸造专业博士点)和分析测试中心三个单位组成,当时,全系教职工30余人,学生约150人,是学校的一个小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内众多工科高校相继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一般均具有两个以上本科专业,特别是一些重点工科高校,其材料系不但本科专业较全,获批的硕士点、博士点较多,较强,而且拥有国内同行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相关工业部门和产业界均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很多高校在本学科已形成各自的强势领域。当时,我系新办的“金属材料”本科专业,在其他高校属早年就办的老专业,而我们还在筹建硕士点,先期研究生尚需到外校进行论文答辩。我校“铸造”专业博士点拥有较多在读研究生和多项部、省级在研科研项目,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周边苏、皖、鲁相关高校的“铸造”专业研究生,均有到我校来进行论文答辩的。不过我校“铸造”本科专业和另一部分研究生培养尚在机械系,造成师资、设备、成果分散,大大削弱了整体实力。再加金属材料专业每年招一个小班,学生人数少,引进人才受到工作量定编的制约,由此可知,我校材料系本科专业单一,硕士点、博士点少,综合实力不强,在国内缺乏影响力,学科建设难度大,同时与我校作为国内重点高校的地位很不匹配,从而对学科建设带来很大压力。在剖析实况,探清短板,明确目标后,通过锲而不舍的踏实工作和努力拼搏,1990年获批“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点;1992年学校决定,将土木系“建筑工程材料”本科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点并入材料系,1994年又增设了“复合材料”专业硕士点,从而大大加强了综合实力,使材料系步入了良性发展期。
到九十年代后期,通过多年努力,材料系在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而分布在其他系的相关材料学科也得到了良好发展,积累了较多成果,但在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上均未取得突破,鉴此,1999年学校决定,采取整合全校材料学科的力量和成果,联合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明确为松散型横向联合体组织,非行政机构,隶属校科研处,划拨一笔专款作活动经费;由林萍华副校长兼任院长;下属包含材料系、机械系铸造专业、电子系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化工系高分子材料、生医系生物医学材料、物理系凝聚态物理等单位。宗旨是:用该机构名义申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对外承接大型科研项目。研究院成立后,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学术委员会,拟订了研究院章程,提出了我校材料学科发展规划设想,重点研究和落实了“一级材料学科博士点”的申报方案和具体申报工作。继而,成立专门班子,负责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撰写申报书,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于2000年上半年上报国务院学位办,学科带头人林萍华院长精心准备亲赴北京答辩,经国务院学位办评审组评议通过,于2000年12月批准我校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包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于2003年批准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我校材料学科在省内已具明显优势,在国内亦有了一定影响力,为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材料学院退休教师谈荣生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