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
发布时间:2021-07-27   浏览次数:996

我院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


2021724-25日,我院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此次夏令营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近500名优秀大学生踊跃报名。学院专家组按照标准严格筛选,最终来自全国52高校的142名优秀大学生参加了本次夏令营活动。

南京突发疫情,为了在保证夏令营优秀营员面试环节公平公正的同时,保障学院老师、夏令营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本次夏令营临时改为全程全员分散线上参会。经过夏令营工作组和学院老师、学生志愿者的努力,临时的改变并没有影响夏令营的整体流程和效果。

在夏令营一天半的时间里,除了紧张的优秀营员面试选拔环节外,我院还精心安排了学院整体情况介绍、学院科系介绍、课题组和科研团队宣讲等一系列线上讲座,加强了同学们对于材料相关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东南大学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和建设“双一流”的担当。



7月24日上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四届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正式开营,开营仪式由学院分管研究生副院长储成林主持,院长孙正明、党委书记杨树东、及材料学院的其他教师代表线上出席,140多位夏令营营员线上参加开营仪式。杨树东书记致开幕词,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参加夏令营的全体营员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和南京的防疫形势下,为了老师同学们的安全健康,采用线上形式举办夏令营的背景,也表达了对同学们有机会来校园实地感受东大文化、了解材料学院的期望。孙正明院长从东南大学校史出发,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精神传承,详细阐述了我院的材料学科定位、各类平台、学院架构以及学术带头人的基本情况,解答了本科、研究生教学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等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阐述了主要科研领域和科研项目构成,并对多项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进行了讲解,让同学们对我院各方面有了总体的了解。副院长储成林详细讲解了此次夏令营的基本情况、优秀营员的选拔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及接收2022级推荐免试生的情况。


夏令营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结束后,学院组织了课题组和学院各团队的宣讲交流。团队和课题组交流分两场,第一场在开营仪式后,先进材料智造(丁辉教授团队)、先进材料研究中心(蒋建清教授团队)、生物材料(储成林教授团队)、层状材料与新型电池(胡林峰教授)课题组分别就本团队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团队组成和学生培养情况等进行了宣讲介绍;第二场在725日上午结营仪式前,能源与环境材料(孙正明教授团队)、亚稳材料(沈宝龙教授团队)、先进能源环境与智能材料(郭新立教授团队)、场助制造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及其计算模拟(于金教授团队)课题组,以及陶立教授团队、薛烽教授团队、钱春香教授团队、张亚梅教授团队、施锦杰副教授、范奇副教授分别就各自课题组的研究课题、团队成员等进行了简短而精彩的分享。同时,各位宣讲的老师都表达了对夏令营营员加入本团队和课题组的热烈欢迎。团队和课题组的宣讲不仅增长了同学们的知识,拓宽了同学们的眼界,让同学们对材料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进展有了很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也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我院强大的师资队伍、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浓烈的学术氛围。


课题组/团队介绍:部分


724日下午进行了优秀营员的面试,面试同样采取线上的形式。面试组老师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只能通过线上分散的形式参加面试,但所有老师都克服困难,严肃认真地对待面试,通过线上会议系统对入围的营员逐一进行了全方面的考察,为夏令营优秀营员的选拔提供依据。

725日上午,第二场课题组交流完成之后,本次夏令营正式闭幕,结营仪式上储成林副院长宣读了本届暑期夏令营活动选拔出的“优秀”和“良好”营员名单。杨树东书记最后为本次夏令营活动作总结,他再次感谢所有克服困难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的营员,也对为此次夏令营付出辛苦劳动的老师和学生志愿者们表示感谢。他说由于疫情的原因,本次夏令营留下很多遗憾,同学们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不能走进美丽的东大校园看一看,不能体验东大网红食堂的美食,也不能走进材料学院的实验室感受我们的实验平台和条件,希望明年能看到同学们以东大学子的身份来到美丽的东大校园,来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深造。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夏令营的形式为大家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了解东大材料学院的机会,希望同学们抓住机会,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特别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时间节点上,同学们要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担当,拓宽视野,增强自信。东南大学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坚定的争创一流的使命担当、有着力培养一流领军人才的育人体系、有施展抱负的机制平台,东大一定会助力同学们插上梦想的翅膀,陪伴大家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期待在东南相见!


夏令营结营仪式

  

(文:龚月仙,图:王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