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扬善教授谈“如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10-06-11 浏览次数:721 |
1. 需知深浅 在接受某一课程的教学任务后,不能仅仅捧着教材备课,而是要对与与课程所属的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知识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要知道自己讲授的课程在理论有多深,知识面有多宽,这样才能领会课程的精髓,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尺度,做到深入浅出。 2. 总体设计 开始一门课程的教学前一定要做好总体设计。这不是简单的填一下教学日历,而是要在开学前对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各个环节(课件设计,课堂讨论和练习,习题、考核内容和方式等)做好总体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取只决于讲课的效果,而是取决于对各个环节的把握。做好总体设计,才能把握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切忌: “现买现卖”,备一节,讲一节。 3. 脉络清晰 对于学生,学好一门课的第一要求是掌握课程的基本思路;而对于教师,教好一门课的第一要求是清晰地显示课程的脉络。要结合课件和板书和在讲课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体现讲学内容的脉络,以使学生不断提炼课程的方法和核心概念。 4. 重在方法 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使学生在积累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包括:理论思维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掌握理论和知识的方法以及理论和知识应用的方法。这应该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 5. 控制气氛 课堂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情绪。教师是否能及时有效地调节学生情绪,控制课堂的气氛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教学方法包含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表述。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应是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内容饱满;而教学内容表述的水平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语言、课件、板书、提问和讨论等各个环节的有机组合。教学艺术是更高层面的要求,不仅仅反映在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述和精神商,而且要能巧妙地结合科学发展和学科前沿动态,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提升课程的水平。 6.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每个教师的责任。课堂上要因势利导,课后应意识地强与学生的交流。对教学要舍得付出,以“良师益友”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 报告中,孙老师引用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上述六个要素的内涵,使到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感到受益匪浅。
丁静娴
|
Copyright ©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