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我绿色建材研究所四项目喜获批准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7-31浏览次数:22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近日我所申请的“应用于治沙固土的微生物水泥的制备及相关机理研究”、“于稳定捕获土壤重金属离子的微生物制剂及应用研究”、“自养型碳同化微生物的固碳机理与增效技术基础研究”、“低收缩桥梁混凝土制备技术及规程研究”四个科研项目喜获批准

  应用于治沙固土的微生物水泥的制备及相关机理研究:硅酸盐水泥是最常用的胶结材料,其胶结对象可以是任何散粒,包括砂、石、土壤等等。2009年我国水泥产量已超过16.4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一半以上。水泥生产过程的高能耗、高污染以及石灰石资源的限制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急需寻找可部分代替传统水泥的新型胶结材料,缓解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压力,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本研究所前期工作证实,通过优选适宜的碳酸盐矿化菌,人为加速其矿化作用,可通过微生物在较短时间内将石质材料胶结起来,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天然”修复材料-"微生物水泥"。本项目于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将以沙性土、沙粒等具有较好实现条件的胶结对象为切入点,开展微生物水泥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这类水泥在胶结散粒时不会向外界释放有毒质,具有环境友好性;适用面广,在地基处理、固体废弃物胶结、流动性沙漠固定等领域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用于稳定捕获土壤重金属离子的微生物制剂及应用研究:与水变黑、天变灰这样肉眼可见的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着一定的隐蔽性。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已经影响到耕地质量、食品安全甚至人的身体健康。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所有类型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类,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研究也是最活跃的。本项目获得2010年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利用微生物个体小、渗透性强、与土壤具有良好相容性的优势,首先吸附可能广泛分布于土壤体中的游离态重金属离子,然后运用微生物的矿化沉积作用将游离态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颗粒较大、在植物毛细管中迁移更难、生物毒性更小的重金属矿物。将这些微生物及辅助功能成分复合成“用于捕获重金属离子的微生物制剂”,便于实际应用。

  自养型碳同化微生物的固碳机理与增效技术基础研究:我国是世界上煤炭和水泥生产和消费大国,根据国际CARMA2010年监控的最新数据显示,CO2排放量已经跃超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新一轮的“后京都议定书”谈判启动,我国将面临CO2减排的巨大压力。CO2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碳源和可再生资源,因此在考虑如何减排CO2的前提下,对CO2进行回收与固定,既能有效减少环境中游离的CO2,又能将其再生为资源,正成为世界各国致力发展的新兴产业技术。生物法固定CO2主要是依靠植物和微生物,传统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较为重要也更受到重视,但地球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环境,尤其是在植物不能生长的特殊环境中,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了,因此从整个生物圈的物质流、能量流来看,微生物固定CO2在环境、能源和资源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项目获得2010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开展微生物的固碳机理与增效技术基础研究,力求固碳条件温和,提高固碳效率,以固定和转化水泥厂、电厂等工业排放CO2为目标,为今后CO2转化工厂的建造奠定理论基础。

  低收缩桥梁混凝土制备技术及规程研究:针对桥梁建设强度要求较高、跨度较大,施工技术较难情况,施工采用了低水胶比的混凝土,并使用了大量的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使得桥梁用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性能变得复杂,有些问题诸如,基体方面的单掺粉煤灰或矿粉对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的影响机理及其对收缩徐变完成速度的影响,其单掺的最佳掺量和双掺的效果,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的影响等,骨料方面的骨料含量、品种、自身强度、弹性模量、颗粒形状、级配组成、表面洁净度、吸水率、化学组成、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和比热等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还未全面探明和达成一致共识。本研究基于降低桥梁用混凝土长期收缩徐变终值、加快收缩徐变发展速度和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需要,结合成功工程范例的后续研究和监测工作,进行系统的试验工作,探明矿物掺合料、骨料和外加剂特别是减缩剂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规律,从微观尺度测量并从原理出发计算矿物掺合料、骨料和减缩剂等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机理,得出低收缩桥梁混凝土的配制技术,为工程合理选材、采用合理比例的矿物掺合料和骨浆比,推广高性能减水剂和减缩剂的使用,提供技术指导,并形成低收缩桥梁混凝土技术规程。特别是在保持基本相同早期张拉强度的条件下,研究提出低收缩徐变桥梁混凝土的制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