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升
发布时间:2014-04-29   浏览次数:37137
基本信息

姓名:张云升

性别:男

党派:

职称:教授

联系方式:zhangys279@163.com


研究方向:

高与超高性能结构混凝土、工业废渣的处理和资源化、无机铝硅聚合物、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寿命预测  


个人简介

张云升:男,工学博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9月入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师从胡曙光教授攻读硕士,获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20009月入东南大学师从孙伟院士攻读博士,获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45月留校工作,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3-2014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土木工程与环境系在Paulo J. M. Monteiro课题组做访问学者,2003-2004香港科技大学土木系李宗津教授课题组做访问学者。

现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纤维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专委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混凝土学会中国分会会员、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中国分会委员、江苏省房建材料专委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高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形成过程计算机模拟等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2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子课题、973二级课题、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博导类)基金、江苏省自然基金(包括重大预研项目和面上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霍英东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等。先后获国家科进步二等奖2(46)、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共发表学术论文近150多篇,其中SCI论文60多篇,EI论文80多篇;包括 ACI MaterialsJournal 4篇、ASCE3篇、Cementand Concrete Research (CCR) 6 篇、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CBM) 8篇、Magazine ofConcrete Research (MCR) 1篇、Advancesin Cement Research (ACR) 2篇、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CCC) 1 篇、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JMS) 2MNDT & EInternational 1篇等。出版专著或教材2部,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多名。目前被10多个国外核心期刊聘为稿件评审人。

目前承担的课程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双语)》、《绿色建材料耐久性与寿命预测》;近10年来承担与参与的主要项目有:

1)国家973计划项目:严酷环境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长寿命的基础研究,第二课题;

2)国家973计划项目:环境友好的现代混凝土基础研究,第二课题;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微结构的混凝土材料传输特性及本构关系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轻水泥基多孔材料微结构形成与调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性能水泥基抗侵彻防护工程材料的制备理论及其动态效应研究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建筑材料应用发展史研究

7)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镇建筑遗产适应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和方法

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古代建筑基本材料(砖、瓦、灰浆)科学化

9)交通部西部重点项目跨江海大型桥梁结构混凝土劣化性能与耐久性对策措施的研究

1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水泥基吸声屏障材料设计理论和制备技术研究秸杆-泥渣复合建筑自保温材料设计与制备研究

11)苏通大桥重点项目:苏通大桥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及其施工技术


ZhangYunsheng: obtained Ph.D in Structure Engineering from SoutheastUniversity (SEU), Nanjing, P.R.China. Now he is one doctorial advisor in SEU. His research areas include Geopolymer materials,High performance and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ement based composites, Durabilityand service life prediction of concrete subjected to the action of combinedseveral deterioration factors,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residues in concrete.As the coordinator, he take charge of many important projects in recent 10years, including the Chin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project (NSF), JiangsuProvinc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project, China National 863 project,China National 973 project, China Transportation ministry key project, and someimportant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s. Over 150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important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journals. He also got First graded awardfor the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Jiangsu province, Second gradedaward for the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ubei province andnomination Award for Outstanding Ph.D thesis in China.